招标公告

我司拟参加2019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提名推荐的公告

根据《2019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提名推荐工作的通知》(闽科奖办〔20195号)的规定,现将我单位拟参加2019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提名推荐软弱地层浅埋暗挖大跨隧道近接施工技术项目予以公示。

自即日起5日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推荐材料的真实性和项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及排序持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形式向福建省科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联系方式。凡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特此公示。

联 系 人:唐龙和

联系电话:15205028775

                                     福建省科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19820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内容

 

项目名称:软弱地层浅埋暗挖大跨隧道近接施工技术

提名推荐奖种: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提名推荐单位:福建省住建厅

主要完成单位:福建省科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及其贡献:

王建新,排名第1,负责方案研究、实施及技术指导,解决方案实施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发了弧形长大管棚一次性施工技术,发明了地面分仓止水帷幕的施工方法,提出了多导洞分层开挖法;针对特大跨度复杂隧道,发明了隧道中隔墙衬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开发出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管棚施工安全态势感知系统;技术成果推广应用。

林位玉,排名第2,项目总负责。负责方案实施,提炼项目研究重点及创新点;发明了多跨平拱隧道结构,创建了多跨平拱隧道施工方法;技术成果推广应用。

王峥峥,排名第3,负责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指导开展了不同工法的受力和变形特征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开挖顺序;开展了松动区范围及围岩压力研究,确定了松动区围岩自重、支护围岩压力、塌方荷载的相对关系;负责开发出隧道管棚全自动结构计算与参数化设计软件。

彭琦,排名第4,负责设计优化;参与发明了浅埋大跨隧道支护方法和施工技术;参与研发了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管棚施工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参与开发了隧道管棚全自动结构计算与参数化设计软件。

何承国,排名第5,负责现场试验工作的开展,包括弧形长大管棚一次打设、高压旋喷连续的多仓室止水帷幕墙、地面袖阀管注浆加固和封闭近接交叉区域等现场工艺试验。数据采集、整理;试验场地协调;技术推广应用。

吴占瑞,排名第6,负责现场施工安全数据采集、分析与评价,包括隧道围岩变形监测、围岩加固效果评定、袖阀管注浆参数研究等,参与施工工法研究,负责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技术成果推广应用。

丁丽敏,排名第7,负责项目方案经济性分析与评价。参与现场试验设备改造及维护;对传统管棚施工工艺和改进管棚施工工艺进行了经济性比较。

苏华军,排名第8,参与现场试验方案的实施及施工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包括围岩变形量测、既有结构变形监测等。

覃晖,排名第9,参与设计优化;参与发明了浅埋大跨隧道支护方法和施工技术;参与研发了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管棚施工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参与开发了隧道管棚全自动结构计算与参数化设计软件。

黄夏寅,排名第10,参与设计优化。参与分析了超长大管棚受力和变形规律,参与推导了隧道管棚理论公式;参与发明了暗埋隧道结构;参与开发了隧道支护结构智能优化设计软件。

项目简介:

该项目依托工程为浅埋暗挖超小净距穿越构筑物的隧道工程,工程背景十分复杂,主要体现在:(1)隧道为浅埋(3-6米)、特大跨度(最大开挖宽度24.7米)矩形框架结构;(2)浅埋(埋深约4米)下穿十车道城市主干道(地下管线多),同时超小净距(仅0.33米)上跨两孔地铁区间隧道;(3)超小净距(仅0.9米)下穿大跨混凝土结构的渠涵(宽14.4米); 4)地质条件差,隧道断面变化大,受力复杂。具有上述类似难点的隧道工程在国际上并不多见,在我国更属于首次,施工难度之大实属罕见,工程设计和施工缺乏可供借鉴的经验和理论指导。

针对软弱地层浅埋暗挖隧道近接施工的建设需求,展开科研攻关,研究了大跨平拱隧道近接施工技术、超长大隧道管棚设计方法和施工控制技术、以及高风险隧道建设管控技术等,取得系列重要创新成果:

1、发明了地面分仓止水帷幕的地层加固和止水技术,提出了多跨平拱隧道开挖方法,研发出适合大跨平拱隧道衬砌施工的多功能操作台架体系及移动模架体系,发明了中隔墙模板台车,成功控制了地层和结构变形,解决了特大跨度(24.7米)超小净距(0.33米)上跨运营地铁隧道、超小净距(0.9米)下穿大跨混凝土结构、超小净距穿越高压燃气管线等近接施工技术难题。

2、提出了管棚受力的多参数弹性地基梁分析理论,建立了考虑管棚-围岩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突破传统管棚分段施工的局限性,综合采用无线感应导向技术和跟管钻进技术,自主研制无线导向仪,开发出弧形长大管棚精准施工技术,构建了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弧形长大管棚施工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大大提高了管棚施工的长度和精度,降低了施工风险和工程投入,有效控制了地层和结构变形。

3、发明了隧道围岩分层沉降测试的装置和方法,提出了隧道周边既有结构综合保护技术,完善了浅埋暗挖大跨隧道近接施工变形及控制理论体系,构建了基于BIM和物联网技术的浅埋暗挖隧道近接施工变形控制精细化管理平台,有效保障施工安全,显著提升施工进度。

系列关键技术在科研攻关及实践应用中不断完善提升,集成形成软弱地层浅埋暗挖隧道近接施工技术体系,突破了复杂隧道施工技术瓶颈。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1 Fuzzy Comprehensive Bayesian Network-Based Safety Risk Assessment for Metro Construction Projects.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7, 70: 330-342.

2 Analysis of the displacement increment induced by removing temporary lining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8, 73: 236-243.

3 Back analysis of grouted rock bolt pullout strength parameters from field tests.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2, 28: 345-349.

4 Numerical study on the response of ground movements to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of a metro station using the pile-beam-arch method.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9, 88: 209-220.

5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基坑开挖施工对地铁隧道结构影响分析. 隧道建设,2013, 7: 557-561.

6下穿立交桥地铁隧道袖阀管加固技术研究. 隧道建设,2009, 29: 267-271.

7 深圳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某段燃气管线保护技术. 隧道建设,2010, 3: 331-335.

8 下穿立交桥地铁隧道袖阀管加固技术研究,隧道建设,2009: 267-271.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1发明专利-一种多跨平拱隧道施工方法;

2发明专利-一种地面分仓止水帷幕的施工方法;

3发明专利-一种小净距四车道浅埋大跨隧道支护方法;

4发明专利-一种小净距四车道浅埋大跨隧道施工方法;

5发明专利-一种双向八车道湖底明挖暗埋隧道结构;

6发明专利-一种隧道中隔墙衬砌结构;

7发明专利-一种隧道中隔墙衬砌施工方法;

8发明专利-一种填石地层弧形变截面隧道浅埋暗挖施工方法;

9软件著作权-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管棚施工安全态势感知;

10 软件著作权-隧道管棚全自动结构计算与参数化设计软件。

推广应用情况:

成果在福建省莆永高速、泉三高速、南龙铁路等隧道中成功应用,新增产值超过24亿元,创利税超过4亿元,且成果在持续推广应用中,显著提升了我国复杂条件隧道浅埋暗挖施工技术创新水平。

联系我们
  • 电话:0591-87767717

  • 传真:0591-88030218

  • 邮箱:18659157891@wo.cn

  • 地址:福州市台江区江滨中大道188号商铺A区105   

版权所有Copyright © 中石建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9890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302000689号